姜淼:渗透在黑白间的力量
2019-09-26 14:38
前言
探寻姜淼的从艺经历和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姜淼的从艺经历 也是他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考上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的学院教育,练就扎实的造型能力,毕业并走向社会,没有固定的职业,却赢得了一种身份上的自由,因而姜淼的视觉表达鲜有学院主义的桎梏,但却弥漫着一种对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鲜活讲述。在她那不愿和陌生人打交道和看似不善言辞,实则有着流利的视觉表达背后,让我们看到她能真实地呈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彰显出她这年代人所弥漫的那种无名的焦虑、彷徨、孤独、麻木与忧伤。
她创作的印痕少有女性的温和,却有着一种视觉的冲击和点、线、面交叉碰撞所散发出的一种混响与神奇,姜淼并没有着力去仿效生活,而是将生活置于版画语言的黑白色调中,其间又夹杂着淡淡而又迷人的灰,黑白灰也让姜淼的印痕散发出某种神秘、孤独、忧伤与迷茫,而黑白所生发的渗透性力量,及赋予阴影以丰富的透明性,也使她的作品有着一种奇异的亮度,即使印痕有时经常被简略为一条单纯的线,但刻着的这条线的硬与 刚,则使这条线产生出一种锐利的力量。
墙报专访艺术家姜淼:把今天能做好的做到最好
导读:我相信人都是命中注定的,有些人精密筹划到达的其实还是原来的点,我属于这方面能力很差的那种,走到哪是哪,尽力做好现在。
您有没有受到哪位前辈或大师的影响?
姜淼:太多了,每个阶段都有喜欢的优秀大师和作品,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伟大的人(例如:爱因斯坦等),我没法挑出“最”来,因为我对形式呈现不太有局限,那只是灵魂下面的一个产物,但共性是一样的,就是作品背后那个人的精神品格、态度和追求,这对我是最有效的影响。
为什么最初会选择进入版画专业并以此方式进行创作?
姜淼: 我相信人都是命中注定的,有些人精密筹划到达的其实还是原来的点,我属于这方面能力很差的那种,走到哪是哪,尽力做好现在。说来不怕人笑,当年大二选专业时,由于版画市场不好,去油画雕塑的人都要挤破头了。我当时对钱还没什么概念,对也没有觉得技术语言那么“神话”,只是用铅笔还是钢笔的问题,于是就帮学校解决了部分难题,选了版画。当然也可以说是现代规则里的“傻”。但当我进入版画后我爱上了这种直接不废话的语言。重要的是,发现我幼儿的时候,第一个画画启蒙老师教我做的木刻画,就是我今天要做的版画。所以这就是注定的!
你觉得在版画技术上操作上有何难度?
姜淼:对于版画来讲,印画真的太辛苦,过去没有女孩子干这活的,需要很大的体力和耐力。但就木刻语言对我来讲,这是种最简单有效的语言。你顺着它就会借力打力,非要控制它,强迫它,就会适得其反。
有考虑以其他方式进行创作么?
姜淼:会的,一直也在做,但没有木刻作品多、完整。
您创作中的灵感和动力来源于哪里?
姜淼:来源我对无限小宇宙与他我小宇宙与无限大宇宙的好奇、想象、追溯和认知。
您“思辨”“分生”“空”“女孩”系列作品给人一种鬼魅的孤独感,通过这些创作您想表达什么?
姜淼:《分生》:是我想描述关系的系列作品。表达一种今天的社群关系,等级的、利益的……人与人、与物…….一切一切的分裂、组合、个体而又整体的关系。
《空》:提取于佛、道中的字。空是万物真假辩证,也是我对时空、介质、空间和超时空的表达。
《女孩》:是比较早开始的大系,是时间的代名词,灵魂日记的随笔,也是其它系列的基础和土壤。凡是这类都归到这里。
除此之外,在创作中您还关注哪些点?
姜淼:还关注我还没关注到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错误”,因为它充满了生命力!
您从开始艺术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遇到过哪些挫折?
姜淼:一天的事情我到睡前都很难忘,到第二天我就只会记得曾经最幸运的事,每天也都在经历挫折,但能记下的挫折往往是最大的幸运。这个要说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因为我要前因后果说清楚,你才知道我有多幸运,呵呵!
除了艺术创作,您还有啥爱好?
姜淼:会看看书,欣赏人和物,跟喜欢的人聊天,看喜欢的人聊天。
您在未来有没有什么创作打算或者展览计划?
创作一直进行,目标是要成体系,一两件作品都太局部。展览一直以来是争取一年一个有质量的新作品个展,当然顺其自然才行,还是那句,把今天能做好的做到最好。
推荐人陈文令评姜淼:黑暗中的氧吧
导读:06年春天,我同两个艺术家认识了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姜淼,时年她正在中央美院读研,在她的工作室里大量的木刻版画作品让人惊叹!
姜淼的版画视觉改变了我的呼吸方式,每一件作品都像黑暗中的氧吧,主动清晰的自我美学,拼命的抓住了黑暗里细腻而锐利的光明,这不是方法,而是感觉中感觉的想法。她的版画勾起了我脆弱而又必须坚强面对的心灵价值观,我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版画,而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启示风景,精细的刀法让黑暗形而上的动人,她珍惜光明在黑暗中难得的关系,我感觉着她感觉的感觉,很长时间了,我丢不掉作品中那种感觉的记忆,在黑暗中用刀刻的深刻……
姜淼:渗透在黑白间的力量
导读:在她那不愿和陌生人打交道和看似不善言辞,实则有着流利的视觉表达背后,让我们看到她能真实地呈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彰显出她这年代人所弥漫的那种无名的焦虑、彷徨、孤独、麻木与忧伤。
探寻姜淼的从艺经历和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姜淼的从艺经历 也是他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考上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的学院教育,练就扎实的造型能力,毕业并走向社会,没有固定的职业,却赢得了一种身份上的自由,因而姜淼的视觉表达鲜有学院主义的桎梏,但却弥漫着一种对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鲜活讲述。在她那不愿和陌生人打交道和看似不善言辞,实则有着流利的视觉表达背后,让我们看到她能真实地呈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彰显出她这年代人所弥漫的那种无名的焦虑、彷徨、孤独、麻木与忧伤。
她创作的印痕少有女性的温和,却有着一种视觉的冲击和点、线、面交叉碰撞所散发出的一种混响与神奇,姜淼并没有着力去仿效生活,而是将生活置于版画语言的黑白色调中,其间又夹杂着淡淡而又迷人的灰,黑白灰也让姜淼的印痕散发出某种神秘、孤独、忧伤与迷茫,而黑白所生发的渗透性力量,及赋予阴影以丰富的透明性,也使她的作品有着一种奇异的亮度,即使印痕有时经常被简略为一条单纯的线,但刻着的这条线的硬与 刚,则使这条线产生出一种锐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