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丽娜:寻找一种思考人生的方式
2019-09-30 10:13
前言
沙丽娜是一个始终在探寻自身诸多可能性的年轻艺术家,创作轨迹触及装置、录像、图像等综合艺术形式。她通过自己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实践,从而逐渐去完善自身的系统。沙丽娜的作品形式一直与其自身具有密切联系,从日常以及个人经验出发,同时呈现出物件之间有节制的安排、抽离于生活之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去除日常物所被赋予的特殊价值及所指。在沙丽娜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她对于阅读以及自身体系的探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呈现出她对于“日常”、“价值”以及“资本”等哲学和现实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创作中擅长捕捉微妙的情绪与变化,使作品流露出轻松的气质,但同时在作品呈现时常透露出冷静而理性的光泽,让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所构建的关于“社会性”的讨论与反思。——魏光庆
墙报专访沙丽娜:始终因为艺术改变着
艺术家沙丽娜
可以讲讲您的一些经历吗?有哪些特别的经历使您形成了现在的创作形式、风格或思想吗?
算不上是因为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在经历了什么事情突然就改变了,其实是比较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我的创作,或者说个人的表达是经历了从写作到绘画再到涉及的媒材更加丰富的这么一个状态。最早很擅长写作,后来图像性的表达取代了文字性的表述方式。之后画了很多年的画,再后来觉得绘画好像无法最恰当而又直接的传达所想,就慢慢加入了其它形式的创作。整个的过程形成的很漫长,就像在造一个锁链,环环相扣,独立又相互连结,但是很真实的始终随着自身的状态和周遭的经历在发生改变,我也始终因为艺术改变着。
《可口可乐系列-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零度可口可乐 》
您在美院的体系里学到的东西是否对于您现在的作品有影响呢?
油画系七年的时间锻炼了我对于色彩和空间的控制能力,同时美院的教育给了我最大的一个影响是对于“自由和批判”的更多理解。其次是如何塑造一个更完整与更真实的自我,对我而言非常重要,这个其实是对我个人的影响,会直接投射到作品之中。
《出入平安》
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模糊了艺术的界限。对于您的作品,我认为您在创作的过程也算是您作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外界来看,他们可能看不到这点。您对于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吗?
我的工作方法是属于在过程中找变化去不断实验的那种,所以创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仍然需要反复思考跟尝试各种材料或思路的状态。在方案阶段会有一些令人兴奋的设想,但操作起来思维会发生很多变化。事实上这种变化对我来说非常有趣,我会不断的把每一个阶段的实验结果进行拍照,反复比对来思考和调整作品以及进度。这背后可能非常复杂,但有时又很顺利,我很喜欢作品有这种似乎被隔了一层的感觉,我不喜欢太过于直接的去展示出作品的全部,我觉得我更善于隐喻的去呈现一个观点或观念,不激烈,就静静的,然后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靠近,这是我想要呈现的效果,所以过程上我可以去言说但不会刻意的去展示。我希望同时去把控作品整个所带给人的情绪,我觉得想象过程比直面过程更加的丰富。
《可口可乐系列——包装》
您的推荐人魏光庆老师说:您的作品大多都是反映与“日常”、“价值”还有“资本”等哲学和现实问题。您思考的这些问题是否与您的经历、教育以及家庭背景有关呢?
我的作品大多从日常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和日常打交道,所以作品中运用到的材料事实上都与我个人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比如说《可口可乐系列》中大量的可乐罐,情感上来源于高中三年几乎每天会去小卖部购买可乐的经历,一罐饮料已经超出了饮料所带给人仅仅是饮用的职能,让我对于购买和生产产生好奇。在最初是夹杂了很多情绪化和回忆的东西,之后在这些情绪之上继续思考然后呈现作品。我是在一个小的移民城市成长起来的,天南地北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所以接收到的文化比较混杂,天然的让我总不满足于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与经济相关的问题,因为它每天每刻都会发生变化,它总是会改变,这激发我很大的兴趣,我不太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
《可口可乐系列-玻璃罐、外包装粉末》
您对往后的创作有计划吗?
会有新的作品,目前也在持续思考和实验之中,希望不断有新的可能。
推荐人魏光庆评沙丽娜:一个始终在探寻自身诸多可能性的年轻艺术家
艺术家魏光庆
沙丽娜是一个始终在探寻自身诸多可能性的年轻艺术家,创作轨迹触及装置、录像、图像等综合艺术形式。她通过自己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实践,从而逐渐去完善自身的系统。沙丽娜的作品形式一直与其自身具有密切联系,从日常以及个人经验出发,同时呈现出物件之间有节制的安排、抽离于生活之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去除日常物所被赋予的特殊价值及所指。在沙丽娜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她对于阅读以及自身体系的探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呈现出她对于“日常”、“价值”以及“资本”等哲学和现实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创作中擅长捕捉微妙的情绪与变化,使作品流露出轻松的气质,但同时在作品呈现时常透露出冷静而理性的光泽,让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所构建的关于“社会性”的讨论与反思。
沙丽娜自述:找寻一种思考人生的方式
艺术家沙丽娜
对我而言,做艺术本身就是能找寻一种思考人生的方式,很多时候它呈现出了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或许作为艺术本身未必能解决困惑,但却能够呈现,引发更多的思考。我的作品关注自身所处的社会并与个人经验相关。
作品《可口可乐系列》(2014),所展示的是按照公司产品种类的不同,从超市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系列产品,用刀片将易拉罐饮料的外包装刮掉,分别收集在玻璃罐中。并用视频记录下这个过程。可口可乐就观念艺术来说,本身就涉及到诸多的暗喻,但对于我来说,这件作品却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它与我所成长的城市相关,可乐与炸鸡在我幼年时曾被赋予了太多美好与精致生活的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被定义为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在别无选择之时才会勉强考虑。食物就是食物本身,但同时又不是,它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变化甚至于某种价值观的变化。
《GOLD》(2016)有一种被金色光泽的美感覆盖下的被刺破的痛感,抛开材料本身层面来说,它延续了可口可乐系列作品的这种机械劳作的制作方式,过程机械单调、重复无聊。我把这件作品与《效率》(2016)并置,是在想象一个真实的生产场景,有多少普通人是在“效率”的追逐中忍受着重复与机械的辛苦,那些金灿灿的光泽,或许才带有些许美好生活的期许。
最近的作品《疲软》、《出入平安》,提及了关于某些价值观的思考,作品呈现上有很刻意的去制造某种随意性,相比之前的作品,多了一些轻松的感觉。对于作品,我不会刻意的去强调媒介性,对于材料本身的敏感性让我更加偏向于材料或媒介本身与观念的融合及恰当与否,以直觉为先入点,考究逻辑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而一步一步持续推进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