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帅:身体与自然互联,他用意念改变海鱼的游向


2019-08-26 14:59

『万物互联:所有连接』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不同感觉之间有“通感”:“香味、颜色和声音交相呼应。”在胡帅的作品中,我们得以见到更大规模的“通感”在实现感官联络和情感交流时创造的动人瞬间。

胡帅在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关注着非自然状态,比如黑夜里强光手电的突袭,引人思索那些看似微妙的权力干预;人体、海鱼与含羞草的大数据交流,暗示了将大自然“人工智能化”的企图和可能性;用“上帝视角”进行的足球游戏,则是一种对人脑工作常态的强行扭曲。这种敏锐的艺术嗅觉加上他自如的技术转化能力,让我们对他的下一步创作十分期待。

胡帅 - 创作自述

声音一直是让我感兴趣的一个媒介,在2016年我创作了『My Space』探索了声音与空间的关系,在2017年创作了『万能乐音转换器』,它是一套可穿戴设备,实时将周围的环境声音转换成以当地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在噪音和乐音间搭建了一个桥梁,探索了音乐生成方式的可能性。

『万能乐音转换器』

在对人本身的应用中,我聚焦在了视角上,在『航拍视角足球游戏』中,我让球员都带上眼镜,眼镜中的内容来自足球场上方的无人机,相当于用身体参与在了一个航拍视角里进行足球游戏。

『航拍视角足球游戏』

而『You』则来自于我自身的一次经历,一次晚上被保安突然照亮,那种感觉很不舒服,我在展厅中挂起了数个手电,它们会捕捉任意一名观众并跟随他直至离开,观众成为了这件作品的主体。

『You』

今年的作品『万物互联:所有连接』,在这个物联网技术火热的当下,我关注自然本身将会如何被技术影响,创建了一个未来万物都被网络连接后的景象,我将本无联系的事物之间用互联网串联起来,让它们接连影响,构成了一些也许没有逻辑但引人思考的连接模式和交互方式:未来万物互联的世界将会是怎么样?作品构建了一个环形结构的连锁反应来表现这种互联关系,网络连接下生物、机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胡帅

『万物互联:所有连接』

墙报专访艺术家胡帅

Q:我们发现你比较擅长创建一个周密的条件,然后让艺术情境自然发生。那么在其自然发生的过程,每次都满意吗?

A:我一般都会先做一个demo,用于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所以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大量的失败和无法预料的故障,不过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直观的修改完善作品的运行流畅度。

Q:新科技和编程手段除去提供了表达上的不同维度之外,带给你更多的是什么?

A:可能就是给了创作更多的可能性吧

Q:你通过技术手段所进行的创作是十分丰富的,这很难得。(因为从很多作品/展览来看,科技相反只会让其更贫乏无趣。)你怎么想这个问题?

A:其实我没有去想如何通过技术去创作,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先有一个点子,再去寻找可以辅助的合适的技术。平时我也会关注科技的新动向,但是对于创作来说,我还是更关注作品的整个想法而不是用了什么技术。

Q:万物互联是一个大时代趋势,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类话题的呢?又是如何想到应用于创作?

A:应该就是几年前大家都在说物联网的时候,自己在做作品的时候发现许多交互作品就是两个对象之间的,例如人走过去作品动一下回应你一下。我想可否从整个结构上更丰富一点,将不同对象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输入,就像串联起一个电路,在这一整个连接中每一个部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串联起这一整个系统的是数据。

Q:『万能乐音转换器』这件作品,是以什么为完成的标志?或者,它会有一个终点吗?

A: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去了四个城市之后,没有接着去生成新的城市音乐了,我一直想把这个作品弄成一个app,让大家用它来录制声音转换成当地的音乐,因为对我来说去了几个地方以后慢慢有点感觉到在做重复的事了,到了那以后只是让程序跑起来而已。

Q:你的全部创作是否设定了一条内在线索?

A:没想过诶,我一直在做觉得有意思的。

Q:能聊一个你最欣赏,或最崇拜的艺术家吗?

A:Chris Burden,一件他的作品叫『TV Hijack』,他在一次采访时要求直播,当被问到曾经想做什么事儿的时候,他拿出一把刀抵着那人喉咙,并说如果停止直播就终结她,当然这个直播不是手机上的,这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电视台采访。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家简介

胡帅

新媒体艺术 / 交互艺术

胡帅(Shaun Hu),2014年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2016年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新媒体社担任社长,2018年保送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研究生。作品包括交互装置、交互影像、声音艺术和其他数码媒介。

个人网站:www.shaunhu.com

展览:

2015 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6 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7 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8 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7 Maker Faire,中华世纪坛,北京

2017 BLAST! 数码一代,喜马拉雅空间,上海

2017 常青藤计划2017-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天津美术馆,天津

2017 我来自一九九零,798艺术区,北京

2017 LIFEGEEK,上海

2017 The Second Reality,上海

2017 纯粹巧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2018 第八届新星星艺术节,德基美术馆,南京

2018 台北艺术自由日,松山文创,台北

2018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8 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北京

获奖:

2016 Artand 艺术星未来新媒体组最杰出青年之星

2017 LIFEGGEK 新媒体艺术组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