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报道|在明日的城市边际,你会有怎样的艺术想象?


2020-12-01 18:03

 

明日公园 

处处艺术

城市的边际

一场欢乐港湾艺术计划

 构建新公共艺术空间

 

 

由上启艺术策划的明日边际——欢乐港湾艺术计划,将于126日在欢乐港湾海滨文化公园启幕。10组艺术家与建筑师,在地创作的10件作品永久保留于此。直至2021328日,四个多月期间,上启艺术将策划多场公共活动:沉浸式戏剧表演,艺术家、建筑师共创工作坊,主题论坛等多场文化活动,一起将欢乐港湾打造为新公共艺术空间,助力大湾区步入国际滨海城市新时代。

 

欢乐港湾艺术计划所在的海滨文化公园,具有城市公园的开放特性,是提供城市体验记忆的公共空间。此次艺术计划围绕边际概念展开,对应展场处于海洋与大陆、城市与自然边际的环境位置,作出场域特定介入。展场中的10件作品,边际的意涵贯穿其中,有对城市的发展变化作出记录与回应,有融合不同技术以面对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也有为人类与自然创造明日共生的环境。 

 

此次艺术计划在探讨不同时空边际交替的同时,也将重新思考人类、科技、生态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此构建通往多重未来的入口。

 

欢乐港湾海滨文化公园

 

 

 

参展艺术家与建筑师

 

陈宣诚 (中国,台湾)

Eric Chen (Taiwan, China)

 

劳拉博尔斯(美国,费城)

Laura Boles Faw Philadelphia, U.S.A

 

阿斯玛卡兹米 (美国, 伯克利)

Asma Kazmi (Berkeley, U.S.A)

 

蓝梓雁 + LLS视觉跨媒介工作室 (中国,杭州)

Lan Ziyan + LLS | Labland Society

(Hangzhou, China)

 

三木优子 (美国, 伯克利)

Masako Miki (Berkeley, U.S.A)

 

杨勇 (中国,深圳)

Yang Yong (Shenzhen, China)

 

尹秀珍 (中国,北京)

Yin Xiuzhen (Beijing, China)

 

张心一 (中国,北京)

Zhang Xinyi (Beijing, China)

 

庄子玉 (中国,北京)

Zhuang Ziyu (Beijing, China)

 

犬吠工作室 (日本,东京)

Atelier Bow-Wow (Tokyo, Japan)

 

 

参展艺术家及建筑师简介

陈宣诚

中国台湾

 

1978年出生于台南,现居住及工作于台南、台中、桃园。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博士,现为中原大学建筑系专任助理教授、马来西亚UCSI建筑系客座教授、共感地景创作|ArchiBlur Lab主持建筑师。

 

陈宣诚长期探索在身体与地景间,发展另一种重新定义建筑的尺度,企图⽤最真实的身体感,反复地去体会事物最根本的价值,让建筑成为⼀种关于人的环境。主要的创作实践为:2014台北市立美术馆“X-Site计划”的《边缘地景》、2015濑户内艺术祭家屋计划《屋桥》、《城市浮洲计划》、马来西亚《绿洲聚落计划》,法国《悬山•浮桥》,马来西亚《悬山》以及2016台北双年展、2017夏伽双年展《共感群体》、巴勒斯坦美术馆《存在的边界》、2018《核居》。

 

 

 

劳拉•博尔斯•福(Laura Boles Faw

美国费城

 

劳拉·博尔斯·福是艺术家,也是教育家。她的作品通过雕塑、装置、绘画和混合媒体作品探索人类世界的构造方式,并借鉴大量艺术史料,赋予艺术作品新的意义,创造具有变革性的作品。

 

她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她持有南部大学(Sewanee)的艺术史学士学位和旧金山艺术学院的雕塑艺术硕士学位,2012-2018年间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担任雕塑系讲师,近期刚从旧金山搬到费城。 

 

 

 

阿斯玛·卡兹米(Asma Kazmi

美国伯克利

 

阿斯玛·卡兹米在绘画、表演、艺术写作、雕塑装置、照片和虚拟现实项目等领域均有涉猎。她的艺术作品通过虚实结合,营造复杂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揭示暗藏的、被遗忘和忽视的历史。卡兹米创作过程以研究为基础,因此,她能够在各种文化背景下建立具体的作品联系。她的创作地点涵盖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欧洲和中东等各国和地区。

 

阿斯玛·卡兹米的代表作曾在各大知名展览活动和展馆中展示,并获得过很多大奖,包括汤森奖学金、赫尔曼基金奖、BCNM种子奖、Al Falah奖、印度富尔布赖特奖、加州艺术学院教师研究补助金、圣路易斯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川双年展奖、堪萨斯大学斯宾塞艺术博物馆火箭奖、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第400号画廊芝加哥创新艺术先锋奖。  

 

她目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实践系和伯克利新媒体中心的助理教授。

 

 

 

蓝梓雁+LLS视觉跨媒介工作室

中国杭州

 

蓝梓雁,跨媒介艺术家,网络表演研究者。本科及硕士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他的艺术实践领域或作品通常以数字/网络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涉及数码图像、动态影像及跨媒介装置。作品聚焦于技术系统中的视觉媒体,实景与虚拟,个人、群体与机器情感之间的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视觉与表演艺术之间的和谐与冲突,通过一系列的跨媒介演出形式呈现网络社会下的艺术创作。作为艺术家,蓝梓雁将科技作为一种创造思考的生产工具,在探索数字技术与人类思维系统中深耕。

 

2017年起,蓝梓雁与罗航(Leno)成立LLS视觉跨媒介工作室。LLS汇集了艺术家、音乐人、技术专家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共同围绕跨媒介形式如何应用在当代环境议题中进行艺术及文化创作。LLS的特别之处在于结合了新媒体理论、视觉实践和社会创造影响的研究领域,通过融合艺术、科技和文化,以过滤系统的“深挖”方式让艺术产生意义。

 

 

 

三木优子(Masako Miki

美国伯克利

 

三木优子生于日本,常住加州伯克利,是旧金山CULT Aimee Friberg Exhibitions展馆的常驻艺术家。

 

她的雕塑装置和繁复的画作在美国和日本均有展出,作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她参展的机构包括伯克利艺术博物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笛洋美术馆、旧金山的融合项目等。她热衷于就社会集体的文化身份问题开展新神话创作。

 

她曾是Facebook总部和日本“神山驻地艺术家”(Kamiyama Artists in Residency)项目的常驻艺术家。她的作品在伯克利艺术博物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纽约州纽约的伯德·霍夫曼水磨基金会、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公园Facebook公司、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富达投资公司均有收藏。她曾参与乐高集团的“重建世界”(Rebuild the World)项目,并为位于加州的陈·扎克伯格倡议(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项目设计了永久艺术装置。

 

 

杨勇

中国深圳

 

艺术家、策展人,上启艺术创始人。1999年至今,他在近二十个国家参加过130多个展览项目,包括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第4届韩国光洲双年展、第34届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第二届和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等。他的作品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诸多国家的美术馆、艺术中心和私人收藏家所收藏。他在2010年参与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深圳馆的策划,2017担任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联合策展人,并且独立策划了“进行时2004”、“MAGIC 2012”和“MAGIC 2015”、深圳特区成立35周年艺术大展暨第一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西埔新居分展场、“并行世界——2017中德建交45周年当代艺术展”、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宝安桥头分展场、大鹏分展场等展览。

 

 

尹秀珍

中国北京

 

生于1963年,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北京。

 

尹秀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作品致力于探索过去和现在、记忆、全球化和同质化的主题。 尹秀珍于1989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士学位后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并以巧妙采用了衣服、鞋子和手提箱等材料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而闻名。 受到她故乡北京瞬息万变的文化环境的启发,尹秀珍收集并重新配置了这些旧物,以描绘出它们所蕴含的个体和集体历史。她收集的材料充当了记忆的载体,指向个体的生活,而这些个体往往在快速发展、过度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经济的增长之中,受到忽视。

 

 

张心一

中国北京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长期关注互联网美学与文化消费的关系,以及从图像学和艺术史的角度理解现代生活的困惑与问题,作品涉及绘画、装置、多媒体影像、公共艺术等。

 

 

庄子玉

中国北京

 

建筑师,RSAA/庄子玉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师从Bernard TschumiKenneth Frampton。凭借腔体教堂、铜陵山居、鼓楼7号院、“坛城”等项目,庄子玉历获纽约Architizer A+文化类大奖、WAF/INSIDE年度装置大奖、英国WAN年度最佳住宅、意大利THE PLAN特别提名奖、德国设计奖大奖、德国ICONIC至尊奖、意大利A'金奖、法国国际创新设计大奖最高奖、德国iF设计奖等奖项。

 

庄子玉是美国建筑师协会联合会员,美国绿建协会认证专家,纽约建筑师联盟成员,2018-2019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生国际实验班导师,并曾在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帕森设计学院、清华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作为客座评图。

 

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

日本东京

 

犬吠工作室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在东京,业务范围涵盖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城市研究等,以“建筑行为学”理论指导设计创作。

 

犬吠工作室主要从事家庭住房、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的设计建造,业务遍及东京、欧洲、美国等全球各地。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城市研究,由此提出了全新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相应的实验项目“微型公共空间”已在世界各地对外展出。

 

“建筑行为学”是犬吠工作室设计建造的理论基础。“行为”一词包括光、空气、热度、风和水等自然元素的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和建筑行为。“建筑行为学”旨在研究这些行为,使其形成合力,在具体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建筑行为学”关注上述行为的重复性、节奏性、可共享性,将建筑设计的基础从个性转向共性。

 

展览基本信息:

指导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华侨城策划规划联盟

主办

华侨城深西集团\酒店集团 深圳·欢乐港湾

承办

上启艺术

 

策展人

杨勇

助理策展人

纪浩如、张巧依

 

鸣谢

Abby Chen(陈畅)、当代唐人艺术中心、Tonggallery+projects、佩斯画廊

 

 

展览地点

深圳欢乐港湾

 平日开放时间:10:00-21:00

周末及节假日:10:00-22:00

 

展期

2020126-2021328

 

交通指引

地铁:宝华站/宝安中心站/宝安站

公交:龙光地产大厦站/宝华地铁站①站

/熙龙湾西站/熙龙湾站/宝安图书馆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