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
9月14日,“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跨媒介艺术活动为曜空间的落成拉开了帷幕。活动包括同名主题论坛、著名舞蹈艺术家侯莹为曜空间启幕全新创作的现代舞作品《光》、青年声音与视觉艺术家甘健带来的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溯光·第二季》装置艺术项目,艺术家刘爽、志村姐弟、李梦媛、王永学参展。
曜空间位于天鼎218文创园内,天鼎218文创园毗邻中轴线文化功能拓展区,距离天安门仅826米,珠市口地铁150米,是原世纪天鼎商品交易市场。曜空间其前身是光学电子仪器制造厂,几十年间的数次功能更迭使得该场地的建筑状况异常复杂,各种改造的痕迹以及使用的痕迹使得场地很有历史感。曜空间由中央美术学院韩文强副教授主持设计,融入地缘肌理,独具特色定位,赋予空间新的活力与前景。
“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论坛
经大栅栏历史街区胡同院落改造、天鼎商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之路演化过程,InArt曜空间团队邀请来自城市规划、艺术管理、建筑空间设计、城市空间创新运营、国际艺术交流、建筑理论与推广领域的专家参与交流,探讨旧城更新中具有历史记忆的空间形态、文化业态、艺术生态构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现场观众参与互动。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和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文强,知名建筑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工作室创始人、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王燕,隐世Hutel创始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更新设计所所长
孙凤,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项目主管、策展人、副研究馆员、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莫万莉,Architecture China编辑、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助理策展人
苏朋,策展人,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出品人:王燕、韩文强
总策划:孙凤
策展人:苏朋
统筹推广:何佩珊
设计:王振策
艺术家:侯莹、甘健、刘爽、志村姐弟、李梦媛、王永学
《溯光·第二季》展览时间:2019年9月14日-10月7日
展览地址:InArt隐美术馆·曜空间,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甲18号
“光”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元素,具有多样可能性与未来感。InArt曜空间的启幕活动邀请艺术家们通过舞蹈表演、新媒体视听表演,以及视觉艺术展览,探讨“光”在建筑与艺术中的表达。
现代舞表演《光》
著名舞蹈艺术家侯莹将为曜空间启幕创作全新的作品《光》。侯莹是旅美舞蹈艺术家,编导,侯莹舞蹈剧场艺术总监,HYDT国际舞蹈教育中心总监。1996年,凭借处女座《夜叉》荣获第七届白俄罗斯创作金奖,国家“五一”工程精品奖;2001年,获得亚洲文化基金赴美留学;2002年加入纽约沈伟舞蹈团(Shen Wei Dance Arts),并成为该舞团的灵魂人物。曾三度登上《纽约时报》,2004年荣登纽约时报最卓越舞者;2006年于纽约成立“视野舞蹈剧场”;2008年,随沈伟回国参与奥运会开幕式“画卷”舞蹈编创;2009年受广东现代舞团之邀回国创作《涂图》;2011年,在北京成立侯莹舞蹈剧场;2014年受邀参与中俄文化年圣彼得堡开幕演出。侯莹同时致力推动艺术教育,促进高校舞蹈教学编、教、演与实践一体化,带领舞团进入国际百所大学文化交流。侯莹大力在中国推动现代舞公共空间与即兴创作,致力于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及探索后现代舞蹈艺术;强调东方身体能量转换与西方后现代肢体解构技巧的结合,形成独特的、高辨识度的“侯氏身体运动技巧”。启幕舞蹈表演《光》中,舞者穿梭在极简风格的装置艺术所形成的空间中,成为装置艺术、光线与空间中活动的艺术品,观众将直觉感受到舞者肢体运动的力感与雕塑感,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场域。
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
青年声音与视觉艺术家甘健将带来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甘健创作装置、视听现场、影像和电子声音艺术,从音频元素与不同介质间的通感联系中获取材料,以空间与建筑形态实现多维度的视听作品。“我把声音作品看成一种贯穿于结构的能量流动,也同样以这种动态的方式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运用通感寻找这类相似的连接并进行创作与重组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事。我以声音为起点,运用光与阴影的概念将影像作用于空间,希望能突破像素这个单位,摆脱具象的视频的限制,从而考虑声音、光与影像整体与空间的关系。现代性的雕塑与建筑对于光与空间的运用,给了我很多启发。”《空轴》将呈现在曜空间最大的一面墙上,震撼的声、光、影的视觉效果将会凸显整个空间的气场。
刘爽的《空间之间》将建筑空间与装置作品的分布进行结合,观众在不同角度会看到作品不一样的光影流动,作品极简的形式与规律性的变化导向了一个更高维度的场域;志村姐弟以制作各种复合元素的雕塑,立体装置及前卫电影闻名,执着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一种新的影像表达方式;李梦媛的光·线系列是一项以“光”和“胶带”为创作元素的艺术实践,胶带将“光”的形态与感受物理化,凝聚成变幻无穷的“线”;王永学的竹林系列,利用铅笔这种最简单的绘画工具,描绘出了一束梦境般的具有精神感的竹林间的白光。




“InArt隐美术馆・文化艺术创意集成平台”(简称InArt)以位于北京核心区域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地区的叠院儿/扭院儿/曜空间等建筑更新项目为空间载体,以文化艺术创意内容集成平台为实体格局,汇集各相关领域具有核心资源、战略眼光与实践力的专家团队,打造具有专业性、跨越性、前瞻性、引导性的文化综合体。

InArt we trust.
核心资源-趋势引领、艺术展览、艺术投资、艺术课程
InArt we love.
艺术服务-艺术婚礼、艺术项目、艺术城市会客厅、艺术时尚
InArt we share.
艺术资讯-时尚发布、专题艺术博览会、国潮艺术展、创意生活方式、论坛讲座
InArt we enjoy.
艺术消费-Alive互动艺术项目、沉浸式艺术剧场、艺术主题趴、艺术美食、艺术衍生品
主创团队
王燕 隐世Hutel创始人、旅游学博士、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更新设计所所长
韩文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工作室创始人、建筑设计师、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孙凤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项目主管、副研究馆员、策展人、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苏朋 策展人、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何佩珊 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顾问委员会(姓氏拼音顺序)
蔡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美术学博士、副研究员、影像策展人
邓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影像艺术家
高鹏 今日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理事
李洪波 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纸艺术研究所负责人
李晓明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建筑设计师
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策展人
莫万莉 Architecture China编辑、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助理策展人
宋晓龙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苏磊 今日美术馆新媒体实验室执行总监、策展人
孙淼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设计学博士
孙欣 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经济日报中国书画杂志社编辑、安徽大学客座教授
孙志中 正观美术馆馆长
王捷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设计学博士、北京2008 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师
魏祥奇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策展人
谢晓冬 在艺App创始人、在艺科技CEO
薛良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彦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张宗喜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出品人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和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郅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成员、教授、研究生导师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设计学院史论部主任
周颖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执委会委员、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执行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