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佳齐:通过震动的频率连接宇宙


2019-09-26 16:06

前言

毕业创作“528HZ"系列对震波的深入研究超越了早年停止在色彩与震动的简单关系上。她在网上搜寻现有人类关于宇宙音波的前沿讯息以及各种说法,并用来激发她对音波与美学形式的关系想象,这也是整体一代青年人不再沉淀于某种单一学说而更善长跨界思考的特点。比如她看到了处于超极和谐的528Hz音波与向日葵花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200dB的震动下与纳米金属粉的漂浮关系,让我们想到宇宙的终极形式。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形式既内容,内容也可以成为天然的美学主张,其天真的个性甚至排斥成年人的叙事方式,她在这种大胆的艺术僭越行动中为艺术本身提供了有趣的可能与想象,即使我们还没准备好主动接受,仍可以期待她们会再一次带来惊喜!

 

墙报专访栾佳齐: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导读:通过多次的试验我将这个偶然的结果演变成了《528HZ》系列作品中的声音爆破装置,通过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来震动纳米级的金属粉末的震动爆破来模拟一场虚拟的爆炸,当声音的强度与粉末的分量达到一个特定的值可以形成一个迷你的蘑菇云。想通过这样的震动强度来模拟一场爆炸让观者产生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流泪的洗手池》

 

 

《泪》

 

你的很多作品中都表现了流泪,为什么对流泪感兴趣呢?将人体感应系统运用到雕塑作品中,灵感从何而来?

流泪的雕塑灵感源自2008年本科第一次等大人体写生课,那个女孩儿是第一次做人体模特,很紧张,也不是专业总是动。一个男同学忍不住抱怨多说了她几句,她哭了,就那样摆着希腊式雕塑的经典姿势默默的流泪,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流淌到赤裸的身体上,她就这样面朝着我默默的流泪到下课,模特台已经被她的泪水沾湿一大片,我们平时的学生可很少带入对模特的情感,观察是对象的骨骼肌肉,只是把对象看作空间中的形体去理解。这一节课情绪就被这个流泪的模特带动着,很震撼也很难受,太美了就像一樽流泪的雕塑。后来我又经历了情感问题状态很不好每天都伤心流泪,正好那时候上展望老师的创作课,第一个课题就是我与材料。我就做了一个切洋葱流泪的作品。那个时候做创作就像给自己找一个出口,结合着本科期间在雕塑系所学的写实的雕塑语言做了一些列流泪的雕塑来表达我的情感。之所以要用到感应器,是想让雕塑跟观众建立一种关系。做完最后一件流泪的洗手池我就停止了流泪系列的作品。

 

 

《一触即发》

 

 

《角落》

 

 

《刺乳》

 

 

《唇语》

 

你也有许多关注身体的作品,《一触即发》《角落》《植毛》是运用身体本身,《刺乳》《唇语》《依恋》则是采用乳房、唇部的形象创作雕塑作品,身为女性艺术家,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

我觉得创作从身体出发或者情感出发会比较自然而然。尤其是身体,他是艺术家最直接的材料,掌控它有的时候对于我是出于一种本能。性别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作为艺术家不应该局限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触即发》《角落》《植毛》是在隋建国老师的身体创作课上做的,隋老师的这个课对我帮助很大,对身体的确认使“主体性”、“自由感”得到充分的发挥。

 

 

 

 

《琴音舞画跨媒介艺术项目》

 

 

《528HZ》

 

你有一种将声音与画面转换自如的能力,在许多作品中你都运用了声音,《心跳血液绘画》《琴音舞画-跨媒介艺术项目》等,尤其是这次的《528HZ》,为什么喜欢音与画的转换呢?

《528HZ》作品是从我研究生创作课期间的系列作品《音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音画》这件作品是将画布固定在特质的声音外放装置,利用声音的物理震动与艺术家本人的色彩感受的掌控来控制画面,不仅有看得见的声音,还有听得见的色彩。《心跳血液绘画》也是这个思路,用心跳声这种生命的声音推动着血浆的震动来绘制血液画,让观者能够更直观的角度去感受生命的颜色与力量。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形势不断推进自己的创作。《音画》最令我感兴趣的不是完成绘画的结果,而是那个运动着得过程,液态颜料在不同频率下变幻莫测的水波,起初如何能留住那个美妙的瞬间是我想要实现的。通过尝试液态在不同的声音频率震动的形态都不同,我想找到那个最美的瞬间形态。通过研究每个声波的形状最终我选择了528赫兹。528赫兹是宇宙的6个核心频率之一。被看作是爱的频率,遗传生物学家发现528赫兹的频率可以修复受损的DNA。这些声音可以刺激头脑的物理系统保持年轻活跃,使受损的DNA逐步治愈,让人更好的吸收宇宙的能量。通过声音震动装置播放528赫兹的音频,液面呈现了美丽的“克拉尼图形”,然而更奇特的是这个有关爱的声音的形状居然跟自然界的向日葵花心的排列顺序相似,然而这种大自然中的排列规律都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这一神奇的规律与巧合让我兴奋不已。我将这个528赫兹波形成的瞬间凝结成雕塑,将这个关于爱的声音做成看得见摸的到的雕塑。通过关于震动形式的研究我尝试这不同的材料与媒介,一次《音画》绘制的过程中我随机的放了很多种材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多次的试验我将这个偶然的结果演变成了《528HZ》系列作品中的声音爆破装置,通过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来震动纳米级的金属粉末的震动爆破来模拟一场虚拟的爆炸,当声音的强度与粉末的分量达到一个特定的值可以形成一个迷你的蘑菇云。想通过这样的震动强度来模拟一场爆炸让观者产生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我干了,你随意》

 

《我干了,你随意》这件作品我很好奇,你喝了一大杯食用油后身体有什么反应?

这件作品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件。通过这样一个反常规的喝油举动来引起人们对于转基因油的思考。其实当天有喝2大杯至少2斤的油。喝完后每隔5分钟我就从胃里呕出一小口油,持续了一天特别恶心。还伴随着2日的腹泻,接下来的日子我看见油就恶心,吃素了好长一段时间,瘦了7斤。

 

 

《如果兔子还活着它将如何回应博伊斯》

 

《如果兔子还活着他将如何回应波伊斯》这个回应真的好奇妙,你觉得如果博伊斯还活着,也看到这件作品后,会说些什么呢?

做这件作品的时候我还在上本科刚接触到博伊斯,刚从学院到基础课转到观念的创作有些不适应,所以对博伊斯的观点跟理论也是质疑的跟困惑的。所以特别想做一个作品想跟他对话,估计他看到会觉得很有趣吧,因为他的作品带给不同的人的不同思考与回应.

 

推荐人展望评栾佳齐:大胆的艺术僭越行动

导读:她在这种大胆的艺术僭越行动中为艺术本身提供了有趣的可能与想象,即使我们还没准备好主动接受,仍可以期待她们会再一次带来惊喜!

 

 

艺术家展望

 

栾佳齐是这样一种学生,她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没有急功近利的生存压力,但确可以有学术压力,创作压力,有对手,不怕竞争,她可以做为一个单纯的孩童得到完全释放,那是她所期待的自由理想的环境。按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虽不能尽善尽美,但还是可以为年轻人提供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呵护”,对培养青年人的专注研究与实验精神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528HZ》

 

 

《震波与浮尘》金属纳米粉末爆破装置

 

毕业创作“528HZ"系列对震波的深入研究超越了早年停止在色彩与震动的简单关系上。她在网上搜寻现有人类关于宇宙音波的前沿讯息以及各种说法,并用来激发她对音波与美学形式的关系想象,这也是整体一代青年人不再沉淀于某种单一学说而更善长跨界思考的特点。比如她看到了处于超极和谐的528Hz音波与向日葵花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200dB的震动下与纳米金属粉的漂浮关系,让我们想到宇宙的终极形式。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形式既内容,内容也可以成为天然的美学主张,其天真的个性甚至排斥成年人的叙事方式,她在这种大胆的艺术僭越行动中为艺术本身提供了有趣的可能与想象,即使我们还没准备好主动接受,仍可以期待她们会再一次带来惊喜!

 

栾佳齐自述:通过震动的频率连接宇宙

 

 

导读:导师展望先生曾问我最想做的(艺术)是什么?我想了想回答说:像孩童玩耍一样单纯的状态做艺术。

《528Hz》作品是从我研究生创作课期间的系列作品《音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音画》这件作品是将画布固定在特质的声音外放装置,通过声音的物理震动,再加上我对声音的理解去感觉颜色,头脑形成创意后,把所选的液态颜料倒在画布上,利用声音的震动画布上的颜色成放射状爆破式的震动迸溅。整个《音画》作品利用声音的物理震动与艺术家本人的色彩感受的掌控来控制画面,不仅有看得见的声音,还有听得见的色彩。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形势不断推进自己的创作。《音画》最令我兴趣的不是完成绘画的结果,而是那个运动着得过程,液态颜料在不同频率下变幻莫测的水波,起初如何能留住那个美妙的瞬间是我想要实现的。通过尝试液态在不同的声音频率震动的形态都不同,我想找到那个最美的瞬间形态。通过研究每个声波的形状最终我选择了528Hz。528Hz源于古代宇宙的6个核心频率之一。被看作是爱的频率,遗传生物学家发现528赫兹的频率可以修复受损的DNA。这些声音可以刺激头脑的物理系统保持年轻活跃,使受损的DNA逐步治愈,让人更好的吸收宇宙的能量。通过声音震动装置播放528Hz的音频,液面呈现了美丽的“克拉尼图形”,然而更奇特的是我发现这个有关爱的声音的形状居然跟自然界的向日葵花盘的排列顺序相似,然而这种大自然中的排列规律都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这一神奇的规律与巧合让我兴奋不已。我将这个528Hz波形成的瞬间凝结成雕塑,将这个关于爱的声音做成看得见摸的到的雕塑。通过关于震动形式的研究我尝试这不同的材料与媒介,一次《音画》绘制的过程中我随机的放了很多种材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多次的试验我将这个偶然的结果演变成了《528Hz》系列作品中的《震波与浮尘》声音爆破装置,通过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来震动纳米级的金属粉末的震动爆破来模拟一场虚拟的爆炸,当声音的强度与粉末的分量达到一个特定的值可以形成一个迷你的蘑菇云。想通过这样的震动强度来模拟一场爆炸让观者产生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当创作没有进展,展览的荣誉光环、关注者的目光消退,我也不再快乐的时候,我曾经怀疑过艺术。导师展望先生曾问我最想做的(艺术)是什么?我想了想回答说:像孩童玩耍一样单纯的状态做艺术。也许这样的回答很不学术,但确实是我出自内心的回答。我不关心被归类为什么样的艺术家,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表达,同时也关乎所有人,只是希望通过作品让人们进入我的世界唤起他们对自身世界的领悟。我希望我的创作走向一种未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