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磊:我不追逐符号,而是关注日常经验和画面本身


2019-08-26 11:41

《双重性》,80x80cm,布面油画,2018

《室内游戏》,樊磊,布面油画,240x170cm,2016

墙报专访艺术家樊磊

墙报:从你的作品与作品阐释中能感觉出你比较理性,并拥有分析现实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一特点的?

樊磊:2014年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尝试,还包括一些纸本和材料的作品,但察觉到我已进入一种形式探索的纠结状态中,反反复复之后觉得它好像不完全在我的创作观点和思考路径上,至少表达的方式值得再去推敲。在这期间虽然很多方向被推翻和搁浅了,但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吧,随后确定下来了目前的方式。

具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挖掘和尝试的过程中对自身特质的认识后,形成了具有自我视角的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未知领域》,樊磊,布面油画,170x130cm,2018

墙报:在你开始创作一件新作品之前,你会做些什么样的准备?

樊磊:我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大多来源于自身的直觉、分析和感悟,继而有意将作品中所传达出的对社会角度的观察与反思作为审美的主要内容,同时将自身的感悟与意识最大程度地呈放在社会环境中,引发提问、思考、及不同程度的反响是我创作思考的主要方向;此外作品中油画语言的表达是否具有美的基础是我创作思考的另一个方面;从理性的内容或意义系统出发是我比较重视的环节,然后再得到感性的作品。

《美丽的石头or拳头》,樊磊,布面油画,130x100cm,2017

墙报:我觉得你的色彩和使用色彩的结果很特别,你喜欢的艺术家有哪些?受到谁的影响比较大?

樊磊:绘画经验的体现主要还是在于对画面的具体把握上,色彩作为一种造型元素在画面中的呈现是可控的,我习惯于使画面色彩结构绝对化,既不绚丽丰富也不晦涩单一,而是使隐藏在强烈框架中的色彩显得更具有象征性和情感性。

色彩元素的运用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或规律性的认识,艺术家们都不自觉或自觉的把握它,相对来说我更青睐于后者,在架上绘画领域,我更喜欢具有表现特质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如图伊曼斯和莫兰迪的作品,色彩的表现已成为一种精神情感的符号显现。

《连续的片段》,樊磊,布面油画,130x80cm,2017

墙报:在创作之外,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樊磊:与创作相关的事情之外,我喜欢听听音乐和晒晒太阳来放松自己,当你不在一个紧凑的思维状态下,徐徐而来的零散记忆和瞬间感受更丰富,因为它不在一个心理定势和逻辑范畴之中,或许这些东西也可以作为直觉的感性材料吧。

《与物的联想》,樊磊,布面油画,120x90cm,2017

墙报:你的画面大多来自生活场景,什么样的经验对你的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

樊磊:我的作品选择了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在寻求将新鲜的内容注入其中,有些硬边的线的分割和面的分割或许会成为我构成和重组画面的趣味感,也或许会成为一种形式符号,但有意无意之间画面所能传达出来的内容是最关键的,我不追逐符号,我关注的仍然是日常经验和画面本身;无论是生活中滑稽冷漠的欢乐、还是面对现实世界的陌生感、危险感等都是我有兴趣涉及的范畴……

《踱步》,樊磊,布面油画,120x90cm,2018

墙报: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樊磊:我还会坚持自己原有的创作线索,具有叙事性的作品和对日常之物的理解表达,这两个方向的作品都还会继续积累一部分。或许当到达一定体量和数量的时候,整体的创作逻辑会更加清晰,意义的线索也会更加完满。

《进化链接 幸福》,布面油画,240×170cm

艺术家简介

樊磊

1985年出生于辽宁

2005年——2009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学士学位

2012年——2015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2015年——2016年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驻留艺术家

现任教于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生活创作于重庆

展览:

2017年,四川省第六届青年美展 (四川美术馆,成都)

2016年,2016 “青年艺术+”年度作品展(宋庄文献美术馆,北京)

2016年,四川省第八届新人新作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2016年,第七届保时捷溢彩心作品征集展获二等奖(龙美术馆,上海)

2016年,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展(罗中立美术馆,重庆)

2015年,毕业季——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走进金陵油画展(有润美术馆,南京)

2015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展获依恋优秀毕业创作奖(CAEA美术馆,重庆)

2014年,第五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重庆选送作品展(重庆美术馆,重庆)

2009年,参加“激活”当代艺术五人展(108艺术空间,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