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艺术家“真实,就很好”


2019-08-21 16:22

前言

黄彦在进行自身的内心关注时,其实是投射于现实世界的。他用艺术手段产生对于时间维度的思考,正是他进行深度探讨的疑惑;而他持续“一个梦想”的艺术项目,同时对他个人生活与创作方向产生了反力,这便是一种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黄彦毕业于央美雕塑系,目前主要的创作媒介却是多元化的,涉足绘画,笔记记录+电脑制作,视频等等方式。他用不同的途径在观察与发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几乎随时都在发生,每一分每一秒,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奇迹般地一致。黄彦追随着这些细微变化,探寻着万事万物之间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恰好是黄彦对于艺术家的看法,他说“真实,就很好”。

推荐人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彭锋评价黄彦时说到,黄彦是一位高度自省的艺术家。“他不是将世界当作自我的镜子,而是将自我当作世界的镜子。黄彦特别信任自己的直觉,努力捕捉直觉到的事物,不管它们是如何荒谬。他的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实际上是非常客观的现实写照,是他每天的真实感受的写照。

但是,黄彦并没有陷入深度的泥潭。他没有像哲学家和宗教人士那样,不断向纵深拓展,向高处攀登,探求不可怀疑的真实,而是巧妙地将纵向的空间深度探索,转变为横向的时间长度探索。

黄彦以分钟为单位,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力图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探讨生活的真谛,而不是借助上帝之眼,看见生活的本质。生活的真谛并不在它之外的别处,既不在高处,也不在深处,还不在彼处,就在生活之中的此处。”

墙报专访黄彦:《六祖坛经》里的一句话“身内求法”对我影响很深

导读:黄彦最近两年持续进行了两个艺术项目“一个梦想”和“一个计划”,这是他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寻找的两个线索性的作品,他说它们的初衷无非是寻找某种真实并且确定某种真实。黄彦的确如批评家彭锋所说,他是“向内求法”的那一类艺术家,在他看来他的作品就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你目前创作的媒介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不同作用对你而言是什么?

我目前创作媒介有绘画,笔记记录+电脑制作,视频等等,这些不同的方式是因为我要做的作品内容的不同而决定的。

注意到你的“一个计划”和“一个梦想”似乎是系列、持续的艺术计划,可以说说它们的初衷吗?以及贯穿的思路?

关于一个计划和一个梦想,是我检验自我寻找自我的两个线索的作品。一个计划包括我的油画部分和映像日记,在斑驳的痕迹上面把我的直觉记录下来,看见什么画什么。所形成的内容也许会反映我内心的所在。这个计划一直持续,是因为我想检验在以后的时间,在外界和我内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过程中,我的直觉是否会有变化。一个梦想是 以分钟为单位(一天1440分钟),尽量精确的记录自己每一个独立行为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例如:0:00--0:09(品茶);0:10(步行);0:11-0:14(烧锅炉)。之后我为每一类行为设计的图标,通过电脑做成表格来表现。一个梦想呈现了我一天之内各种行为和时间的组成,从中能看到我一天之中具体并真实的生命的消耗状态。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对我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它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对自己对时间的安排和认识。当看到自己具体到每一分钟的生命消耗状况的时候,我发现在这一线索上对自己很陌生,也意识到生活的进程是那么的被动,每天都会被很多意外的情况打破自己的意愿。

这些作品计划开始于2011年,他们的初衷无非是寻找某种真实并且确定某种真实。然后尽量把握理想的状况。

十三个映像

你的知识结构主要兴趣范围在哪些方面?哪一种阅读对创作影响比较大?

我看的书很少,谈不上知识结构,兴趣好象也没什么范围。就看过的书而言,《六祖坛经》《中国哲学简史》《精神分析与宗教》《逃避自由》等,这些书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

作品里看到一些类似宗教的符号,应该让观者怎么理解?

有宗教符号吗?我没有映像啊?不过我倒是对宗教很感兴趣,是人类的什么缺失或者什么欲求让宗教具有那么强大的精神影响力?科学是否也是一种宗教?“相信”是什么?这些我都很好奇。

你是央美雕塑系毕业,现在似乎主要的创作手段并非雕塑,是遇到什么瓶颈了吗?

那不是雕塑语言的问题,是我对创作的认识的问题。方式的改变是表面的,当时是对创作的认识碰到了瓶颈。中途有将近两年没法进行创作,那时在重新考虑我为什么要做作品,作品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期间看了《六祖坛经》,里面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身内求法”。从那时候起我的创作有了改变,我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反应:每天碰到那么多的人和事,接触到那么多的信息,在其中我有印象的种种,我是什么样的态度。尽量深入的关注自己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做什么和用什么方式,都不会成为问题了。

映像日记

在这几年的艺术创作经历中,有没有过低谷期?通常会用什么方法去打破自己的难题?

低谷经常有。没有刻意的想办法去打破难题,不过回想一下,低谷期会有一些现象:经常跟人聊天探讨,不停的反思,寻找自己在这个状况中真正的反应和需求是什么,然后想这样的需求是不是理想状况。

2014年会有什么样的创作方向?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体系?

目前还在进行已有的一些线索,新的方向需要新的问题,目前新问题并不是很明确,但想重新想想关于雕塑语言的问题。关于独特的创作体系?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艺术家才是好的艺术家?

真实,就很好。

有没有新的展览计划?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举办自己的个展?通过展览主要想传递给观看者怎样的信息?

今年已有一些展览计划。双方能意见一致就可以做个展。对于我来说,展览就是展示自己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映像日记

会将生活中一些感受会体现在作品里吗?

不会刻意地去表现,感受需要自然的存在任何的方方面面。

从央美毕业以后,可以靠艺术创作而生活吗?作品收藏的情况怎么样?怎么看待艺术市场问题?

美院毕业后不能完全靠创作生活,作品收藏没什么情况,对于艺术市场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