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报道 | 吴作人、朱乃正、靳尚谊等著名艺术家作品聚集一堂;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隆重开幕
2021-03-25 17:54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迁址望京花家地新校区,同年造型基础部正式成立。二十年来,造型学科基础部历届领导班子与全体教员坚持中央美术学院百年造型传统,不断探索与拓展造型基础教学。
在“宽基础”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教学中的七门专业课——以素描、色彩为核心课程,以书法、线描、泥塑、解剖、透视为支撑课程,始终在夯实造型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下功夫。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荣林,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系主任白晓刚,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教授、副主任卢征远,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教授、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林笑初(从左至右)在展览现场
2001年在老院长靳尚谊等先生的倡导下,从造型学科长远发展和“宽基础”教学的专业培养需求出发,基础部在学校领导和造型各专业学科的支持和帮助下,自成 立之日起就明确了“夯实造型基础,提高综合素养,在为造型各专业培养一年级学生扎实过硬的基本功的同时,拓宽其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历任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基础部专注在“宽基础、厚基础”这个课题上用心思、下功夫。
本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共分为德、素、彩、行、延、谱六个板块,呈现立德树人、素描教学、色彩教学、生活实践、延展课程、历史谱系,展出历年留系优秀作品百余件。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系主任白晓刚为观众介绍喻红的《大卫》素描
林笑初介绍靳尚谊先生的油画《晚年黄宾虹》
全方位地展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二十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展出中央美术学院的院藏精品和历年基础部的教师作品。
《延安老农》靳尚谊 50cm×59.7cm 布面油画 2001年
《大卫》喻红 100cm×73.5cm 纸本铅笔 1984年
《雪后老屋》朱乃正 13.4cm× 17.7cm 木板油画 1960年
----------------------
关于“六大板块”
素:素描是一种哲学
卢征远 《大卫石膏》 110×70cm 纸本铅笔 2001年 指导教师:袁元
素描作为方法是通向艺术本质的必经之路。素描是造型艺术的重中之重,蕴含了各种艺术形态的基本要素。素描强调整体和局部的对立统一、主次矛盾的关系、主客观的协调、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具象与抽象的辩证转化等,通过概括、归纳、整理等提炼出掌握艺术的核心能力。只有学习融会贯通的根本规律,才能拥有核心的原则去指导具体的艺术实践。
郑江 《静物组合》 90×120cm 纸本炭笔、色粉 2004年 指导教师:叶南
卢征远老师也说,素描作为认识是通往艺术世界的朴素之路。素描的观察视角和表现力道体现绘画者的基本素养和对艺术最朴素的认知。一张素描作品经历“眼、脑、心、手、口”五部分的循环,从而达到对造型能力的训练、对艺术的认识理解、形成艺术的表达,体现出绘画者朴素的艺术观。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教授、副主任卢征远为观众导览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是艺术素养和方法认知,对理解力的穿透、观察力的培育、感受力的捕捉、表现力的呈现等,某种意义上讲素描塑造的是整个艺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彩:色彩与造型也是重中之重
郭淑玲 《女青年全身像》 150×130cm 布面油画 2007年 指导教师:康蕾
李荣林老师说,通过色调认识基础、复杂色彩认识、外光写生三个基本单元的训练,整理学生对色彩冷暖、色相互补和纯度与灰度比较的基本认识,强调色彩气氛的观察与感受,培养学生对色调的意识。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荣林为观众导览
同时锻炼学生对外光色彩的捕捉能力,以及对自然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体会色彩和造型的结合,初步尝试对复杂微妙色彩的观察与表达。造型基础部的色彩课采用宽严结合的教学方式。“严”体现在对写生色彩的准确性,以及对品格的严格要求;“宽”则表现在强调感受的大胆与放松。2020年造型学科基础部色彩课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黄镇 《女青年全身像》 120×100cm 布面油画 2005年 指导教师:康蕾
行: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认识历史、表达感受
外光写生是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与丰富的色彩。在两周时间里,培养学生对景物的选取与构图组织能力、提高对色彩观察的敏锐性。学生掌握外光表现的基本冷暖关系,尤其是对天、地、景等基本关系的观察、寻找、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地用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天气所形成的色调,运用色彩表现大空间,对于画面、不同物像有相应的个人表现方式。
近年来,基础部开展多项围绕着主题创作、主题写生所进行的考察与教学活动,此次展出的还包括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时任主任的张路江教授策划,基础部师生共同筹备参与,到四川阿坝州羌族自治州,红军长征曾走过的地方,寻访、写生红军当年在极为艰苦条件下的“长征食谱”,共计百件,均为学院美术馆收藏。
黄蓝 《写生风景》 30×40cm 布面油画 2010年 指导教师:余陈、康蕾
黄勇鑫 《春季写生》 布面油画 27×20cm 2017年 指导教师:袁元
延:延续传统,精益求精
延续中央美术学院百年以来严谨的教育理念,精益求精,因材施教,造型基础部一直以踏实的教学理念传承着中央美院的优秀传统,夯实造型基础,求真求实;延展造型基础学科的课程体系,建立了造型学科的宽基础理念,在传统素描和色彩课程的基础上融入解剖、泥塑、透视、书法、线描等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综合造型能力,打造宽基础的课程体系,为各专业学科培养具有通识基础的学生。
刁安格 《女头像》 玻璃钢 2019年 指导教师:黑晓东
在解剖课的学习当中,以几何的理性思维认识人体,学习分析和深入表象剖析本质的能力;在泥塑课的学习中,以立体的空间思维理解造型,建立全方位的形体概念和空间认识;在透视学习中,以科学思维观察世界,在感性视觉与理性认知之间建立桥梁,培养学生洞察力和构建力;在书法的学习中,以抽象思维构建画面结构,寻找隐藏在黑白之间的抽象关系,体会东方艺术的精神品格;在线描学习中,以最概括的手段体会造型的语言,最朴素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笔墨的意趣。
边涛 《手脚局部》 59×44cm 纸本铅笔 2007年 指导教师:王少伦
谱:再谱新篇
百年美院,百年造型,百年育人,谱就百年辉煌。二十年基础,二十年磨砺,二十年功夫。谱自一脉相承。守根脉,承学脉,夯基础,传德艺,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造型基础部首任系主任文国璋、时任副系主任张路江在组织教学(2001年)
造型学院基础部邀请靳尚谊先生讲座后师生大合影(2013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向造型学院基础部“再长征”创作团队授旗(2016年)
造型学科基础部2020级新生入学后师生大合影(2020年)
德:立德树人,崇德尚艺
立德树人,崇德尚艺,是百年美院培养艺术人才的教育宗旨。“树人”先“立德”一一崇师德,修品德,培艺德,树公德。这也是造型学科基础部自成立以来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对一年级同学全面基础素养的教育理念。“尽精微,致广大”的百年校训和“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理想信念,更是基础部老师和同学们不断夯实基础功夫,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踏实前行,努力奋进的精神动力。
2018年6月,造型学院基础部策划主办毕业季讲坛活动——“我的大学”
2019年6月,造型学院基础部实践团组织“见证雄安崛起主题创作活动”
2020年11月,造型学科基础部创作校园励志歌曲《开学啦》
回溯百年美院造型积淀的深厚传统,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一条贯穿始终的学脉,也看到中央美院造型基础的高度在一代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身上体现出的 ,对学术的自信,和对文化的自信。一代代基础部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停探究“何为基础”,立足时代深研“基础为何”。
百年来中央美院一代代前辈艺术家和先生们为中国美术和中国美术教育培养高端艺术人才而辛勤耕耘,站在自己所处时代的艺术前沿,通过艺术创作和学术理论,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范作。厚植于此,今天的我们,站在百年传统的根脉上,才能从一个高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继续开拓和创新。
基础的高度源于基础的深度,基础的厚度决定基础的宽度。二十年,砥砺前行;二十岁,风华正茂。在艺术形式多样而快速发展的今天,造型学科基础部的全体教师,与年轻的同学们一起,传承美院深厚的传统和学脉,站在我们深厚的文化土壤上迈步前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跬步千里,厚积薄发。功夫不负有心人,期待年轻的同学们在艺术之路上不负韶华,登高行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