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30
朱湘的作品以现成的旧物,如笔记本,旧照片作为档案,通过对图像、文本、现成品的“蒙太奇”式拼贴叠聚的手法,将看似散乱的东西以其完整自洽的逻辑编排在一起,历史记忆的线索隐于其中。这些物件与图像的使用产生了一种难以明晰阐述的互文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她创造了独属于其作品的阅读空间。——范勃
2019-09-30
朱佩鸿生长于上海,他并不回避都市生活经验对创作的影响,而是保持一种轻装上阵的心态,将他从都市获得的视觉记忆转化为意象式的画面直觉,形成简约而斑斓的意像空间,在释放个人情绪的同时也为观众的解读与接纳留下余地,当视觉的愉悦起作用的时候,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也就大为缩小。
2019-09-30
郑梓程的作品将社会现实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与虚设的空间、人物错置在一起,透示出暧昧不明的寓意,而他那原本受现实触发而来的符号被移植和改装,从而沾染上了诡异而诙谐的色彩。他似乎想通过形体和意味的某种契合将不同事物连接起来予以微观剖析,但这种貌似理性的剖析实则充满了无厘头的、灰色的个体因素。——胡斌
2019-09-30
魏广彬的绘画近年来从对客体的描绘和语言的探索转向了自我鞭挞式的形而上拷问;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对各种似乎被记忆遗忘的物象和场景图像非逻辑的主观编排,传递出无尽悲凉的荒诞感和孤独感;近期作品中,自我身份在存在框架中的的意义、关系问题作为讨论对象被嵌入作品。也许,他想以这种方式为自身做艺术的行为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理由。——范勃
2019-09-30
童昆鸟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无论从观念还是所使用的材料都与当下变化无常的社会发生着直接关系。他带着疑问,带着好奇,用他个人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他对世界的态度。他收集、购买那些老的、旧的、废弃的“脏物”。使用它们并重新建构组合出一系列梦魇般的作品。它们如同被注入了灵魂,它们大摇大摆,泪流满面,喧闹着,呐喊着,嬉戏着,蜂拥而至的闯入了这个时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创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