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报道 | 孟禄丁:“抽象”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标签背后的那个艺术家


2019-12-04 14:39

 
“元·孟禄丁”于2019年11月16日下午三点半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新成果,也是艺术家孟禄丁2008年以来首次大型个展,由中国民生银行、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冯兮担任策展人。展览以多元视角展现孟禄丁近年来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成果。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画家,成名于“85新潮”的孟禄丁在35年的艺术工作中,通过逐步的自我表达的进化,经历过几次果决的艺术语言的转型阶段,屡次将已获得公众与自我认可的艺术语言和工作方法,进行修正、推进与重启。在策展人冯兮看来,策展主题“元”既有起始与开源的字意,也承载着造型中圆的语义,同时具备零和O的意象属性,是孟禄丁作品题目的重要元素和核心语言系统。孟禄丁的抽象作品中,以中心为轴向外扩散的圆形,是其语言逻辑中重要的观念语态。而在具体实践中,他则始终保持着自然的、偶发的与随性的创作状态。在寻找到作品新的语言逻辑时,主动获取对艺术本体语言固有经验之外的更多可能性与未知度。孟禄丁每一次作品类型的“结束”,都象征着新的“探险”的开始。对于时间的飞速流逝与更替来讲,艺术家所具备的改变自我的行为,如同掌握着重新启动生命元点的能力。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则认为,孟禄丁是中国当代艺术史无法绕开的艺术家。他少年成名,其作品《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曾经是“新潮美术运动”的标志。孟禄丁并没有陶醉其中,而一直在质疑与否定中探索艺术本体的未知领域,不受潮流、趋势、市场等干扰遮蔽,特立独行,执着追求艺术本体的绘画实践,去寻找艺术语言自身的价值,独立于政治与功利以外的超越性价值。美术馆希望通过这样的个案研究,呈现一个不被潮流、趋势、市场遮蔽的孟禄丁;不断在质疑与否定中,探索艺术本体未知领域的孟禄丁;还原一个能够不断重启艺术生命元点的孟䘵丁。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元》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通过120多件《元速》与《朱砂》两个系列的绘画作为线索,呈现孟禄丁近年来在艺术创作方向上的多重路径。同时将展出9件不同转型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与现场运转的元速系列的绘画机器,形成创作逻辑的对看关系。综合三维动画作品、采访视频、文献等线索,多视角的呈现孟禄丁不断自我更新的工作方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2月1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墙报:间隔十多年在美术馆呈现这么大型的展览,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孟禄丁:在过去的这10来年里,我参加了很多群展,这次个展,其实四五年之前就想做了。后来因为2015年回美院、成立新的工作室,有很多教学上的事,近两年走入了正轨,这才腾出手做这次展览。很多业内的朋友看过之后,都觉得展览的空间和展览理念、诉求都比较充分,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墙报:这次展陈形式比较丰富,还出现了机器和三维动画。
 
孟禄丁:其实,在参与2010年中国美术馆的《大象无形——抽象艺术十五人展》时,奥利瓦也让我把机器放进了展厅。但不同于上次,这回是个展,这件机器作为我工作方法的展示,在整体呈现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展出了大规模的《元速》系列作品,这件机器就是这系列中非常不可或缺的元素,大家对它印象都很深。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墙报:这件三维动画作品是由于什么契机创作的?与整个展览有什么关系?
 
孟禄丁:我大部分是架上作品,所以也希望有声音、影像来补充观看体验上的不足。但如果单纯做影像片,跟展览作品并没有太大关系,其实意义不大。后来想到了“生命”这一主题的影像作品。
 
这部动画比较符合“元”这个概念,同时还进一步阐释了“元”。它也呈现出了《元速》和《朱砂》两个系列的内核,整个和我30年的创作脉络、创作观念基本吻合上了,有一种补充作用。
 
这次展览一共有三个地方在转动,我的机器在转,这件三维动画作品在转,在进门处23人的视频采访中间,有一个资料展示台,也在转动。我通过作品和展览呈现方式,不断的重复和强化着一个视觉的主题,就是圆轴的运动。
 
这件三维动画作品把整个展览贯通了起来,并让人直观感受到抽象艺术的一些基本元素:点、线、面、时间和空间。它的信息量可以非常宏大,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阐释了,以免限制大家的观看体验。希望每个人可以在这种时间和空间中,获得自己的感受。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墙报:多年以来,您的表达方式和工作方法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发展,您怎样看待艺术语言的转变?
 
孟禄丁:其实我觉得,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形态,艺术最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思考和整体的发展脉络。通过这个展览,我也想告诉大家:作品更重要的是贯穿始终的思维内核。
 
“元”这个字,我在88年“人体大展”就用到过,当时作品叫做《元态》。后来,这一系列机器绘画又叫《元速》,这之间相隔20多年,我一直在用。
 
元态2 140x120cm 综合材料 1988年
 
两者的外在形态不一样,但我一直思考着生命与运动的状态。包括之前在校的习作、毕业创作,都在表现一种生命的动感。这个“元”,也是生命从开启到结束不断运行的过程,我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脉络和思考线索,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
 
 
朱砂-山水 黄麻矿物质颜料 198cmx396cm 6幅一组 2019年
 
墙报:作为展览核心的《元速》与《朱砂》两系列,两者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孟禄丁:《元速》系列中,我赋予了机器一种观念。机器是物理性的,但通过它的速度,能够达到一种手工达不到的能量。 
 
《朱砂》系列则赋予了矿物质一种观念。我曾亲历过一些朱砂“驱邪”的故事,觉得总有一种能量是可穿越现实的,能与另一空间去对接。所以我通过《朱砂》这个作品,让大家思考这种场域,或者一种精神性、神秘性的力量。
 
我通过各种符号和途径,反复在尝试,也希望引起观者有关于“阴阳”的思考。例如在三维动画中,男女也是一阴一阳的状态,阴阳的转动、重合、消失、重新启动,都是生命和宇宙的状态。这种状态中,存在一种我们不可知、但可以感受到的能量。
 
元速 布面丙烯 200cmx200cm 4幅一组 2013年
 
墙报:从技法上讲,您具体怎样使用朱砂这种材料?
 
孟禄丁:在我之前用机器创作《元速》系列的时候,就用过国画的朱砂,加丙烯稀释剂,然后通过机器转速把它甩到画面上。
 
现在的《朱砂》系列,主要使用朱砂粉,沿用古代的传统画法,用很粗的亚麻把它拓到画面上,使它非常透气,并且形成不同的层次肌理,很有力量感,形成了语言上的一种丰富性。
 
朱砂—红道、黑道、白道  黄麻矿物质颜料 295cm直径  3幅一组 2018年
 
墙报:最后想问的是,您如何看待“抽象艺术”这个概念?
 
孟禄丁:大多数人都把我定义为抽象艺术家,很多艺术家并不喜欢这个标签。抽象就是一个语言,你引用这种语言去表述的观念或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很多非艺术领域人士会喜欢这样识别艺术家,其实在“抽象”艺术家中,每个艺术家也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这次展览,我倒不在意“抽象”这种评价方式,我更希望通过将作品以多种方式的呈现,来告诉大家,抽象艺术最重要的是背后那个人,以及背后的思考和观念。
 
“元·孟禄丁”展览现场
 
 
 
元.孟禄丁
Yuan. Meng Luding
 
主办方:中国民生银行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Host: China Minsheng Bank,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Minsheng Art Museum
协办方: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Contributor: Beijing Minsheng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culture
总策划:周旭君
Chief Director: Zhou Xujun
策展人:冯兮
Curator: Feng Xi 
助理策展人:李思奇
Assistant Curator:  Li Siqi 
展览日期:2019年11月13日 – 2019年12月11日
Duration: 2019.11.13-2019.12.11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展厅
Venue: Beijing Minsheng Art Museum Hall 2
 
 
 
艺术家简介 
 
 
 
孟禄丁  
1962 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北京通州
198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同年留校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
1990 就读于德国卡斯鲁赫国立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画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览:
1985 “国际青年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7 “第一届中国油画展”(上海展览中心)
1988 “中国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1 “I Don’t Want to Play Card with Cezanne” (亚太博物馆)洛杉矶,美国
1993 “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6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
2008 “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 (la Caixa Forum 美术馆) 巴塞罗那和马德里,西班牙
    “孟禄丁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09“意派-世纪思维”(今日美术馆)北京
   “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 “伟大的天上的抽象”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1 “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
    “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展   罗马市当代美术馆,意大利
2012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2012中国文化年,卡尔舒特艺术中心, 德国
2013 “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  马德里孔德杜克中心 西班牙
2015 “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 今日美术馆  
   “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
   “世象” 意大利卡普塞圣亚科艺术中心
2016 “超越形式”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  北京中间美术馆
   “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展”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2017  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
    “江山如此多娇—当代中国美术的文心与诗意”上海中华艺术宫
    “中国精神—抽象 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今日美术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