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元欣:我是一个跨界的实验者


2019-09-26 17:33

前言

施元欣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加注重跨界的实验性,涉及文本、设计、绘画、版画、装置、行为影像等等多媒介方式,以及包括从语言到媒介,从展览空间到展示方式的各种实验。他的作品常以被介入的视点审视了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微妙关系。至于“被介入”与施元欣本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为人忠实、处事干练、思维敏捷,总能把身边的点点滴滴累积发酵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养料。

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学院成立于艺术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在关注西方近现代艺术实践经验的同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梳理归纳西方近现代艺术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开辟新的艺术发展的路径。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语境中,施元欣开始了他不懈的艺术探索之旅。

 

墙报专访施元欣:我喜欢李小龙和施德明

导读:我比较喜欢李小龙(武术家)和施德明(平面设计师),他们所涉及的领域可能不是我们所定义的艺术家,但我自认为他们很优秀,我们可以学习或借鉴他们这种勇于突破常规的精神。

 

 

施元欣《0.69967m³》纸本微喷、折纸 185cmX122cmX31cm 2015

 

在您的绘画作品中能感觉到有很多的中国哲学思考,您在创作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吗?

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受到“改革开放”的热浪一直往前涌,停不下来,直到现在的我们走得太快,快到有点不接地气。幸好我出生在农村,当时的教育资源很有限,外来的信息更新也不快。又恰好我的父亲一位人民教师,所以家中有些父亲的藏书,时常我会偷偷去翻阅,父亲对我的教育理念是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更新得快,都要把基本功打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不能丢。当然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关注,主要受我的导师吕胜中教授影响。

 

 

施元欣《行者 NO.1》 纸本绘画 49.5cmx38.1cm 2015年

 

在您的《元心》《线象》等作品中有大量的线条的重复,您的创作灵感是什么?创作过程中您的感受?

当时没多想,就是想表达,就是要表达,也存在有意的去避开以往的创作模式,所以不管我将怎么划拉,最终的成型一定要突破我以往的审美经验。后来我也几经思考这些东西的由来,一点点追溯回去就不难看到源头。无限重复的不同状态(质感)的线条与抽象的冷漠的几何圆形所营造而成的一系列的复杂的对比关系,潜在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刹那间凝固浓缩于此的那种震撼,更是一种对自我的修饰、质疑与肯定。选择冰冷的几何圆形,圆形状在中西方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含义。如在《诗•沔水》序•笺中有一句话“规者,正圆之器也。”在《墨子•天志上》中也提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从中说明了人与圆形的物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圆”有一种含义就是“满”即“圆满”之意。而在汉语中,“元”同“圆”,且有首次、开始之意,所以我把这一系列的《圆心》命名为《元心》。“线象”不是所指某件作品,这是去年汤宇老师见到我这类型的作品后,通过他的语言方式提取出来这个代名词——“线•象”。当时创作此类作品时,我把它当成是自己生命的一个出口抑或一种情绪的宣泄。正是由于此,我在创作时内心世界处在焦急、惶恐、躁动、憧憬、憎恶柔合一起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体验,一种随意的线条在纸间划过而留下的印迹。而那些复杂的情绪在这一过程中,骤然消解,因而这样的艺术体验更像是一剂生活的解药,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施元欣《经变·一》纸上绘画 49.5x38.1cm 2013年

 

 

施元欣《经变·二》纸上绘画49.5x38.1cm 2013年

 

您刚开始是做设计的,后来又转到实验艺术,为什么?


我这人好奇心重,十几年前设计专业在一、二线城市很热闹,对我来说它是个未知的领域,我愿意参与其中。转到实验艺术也是在这样的心境下选择的,它对未来的可能性还有很大的空间。

您能阐释一下《无题》这件作品吗?

利用数字技术把自己脸部进行形象向扁平化图像转换,通过纸媒来承载有效信息。把扁平化的图像运用折纸的基本技巧来进行艺术表达(如:“伞形折法”、“蛇腹段折法”利用经纬排列方法等)。这可视化的图像进行一次对空间的造型方法,在主观意识行为中对其虚实关系的调控和把握,考虑不同三维的面进行推敲对比,在这种关系下完整图像的整体性被深化。重新建立一种图像和评论话语之间既合乎逻辑又自相矛盾的关系,而评论话语又把艺术的操作和图像的形式送回到它们本身该隐藏着的真相中。所有的话语都要从生产和传播装置的特性中演绎出图像所特有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形式。提及到艺术的形式也可以说是我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

 

 

施元欣《—》26cm×61.4cm 水墨 手工东巴纸 2014

 

您能阐释一下《礼士出行》这件作品吗?

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水墨画中我常常能看到关于“出行、行旅、卧游、游记”等题材的作品,表达作者外出时的所见所闻与此情此景的关系。我运用黑白、无声的影像来隐喻这一种行为(礼士出行),来表达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的行为准则。

您有没有自己比较喜欢的艺术家?

年前在广东会见一中国美院的朋友,他就问过我这问题,记得当时的回答是没有最喜欢的艺术家。现在回想,我比较喜欢李小龙(武术家)和施德明(平面设计师),他们所涉及的领域可能不是我们所定义的艺术家,但我自认为他们很优秀,我们可以学习或借鉴他们这种勇于突破常规的精神。

 

推荐人王郁洋评施元欣:跨界的实验者

导读:他的作品更加注重跨界的实验性,涉及文本、设计、绘画、版画、装置、行为影像等等多媒介方式,以及包括从语言到媒介,从展览空间到展示方式的各种实验。他的作品常以被介入的视点审视了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微妙关系。

 

 

施元欣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加注重跨界的实验性,涉及文本、设计、绘画、版画、装置、行为影像等等多媒介方式,以及包括从语言到媒介,从展览空间到展示方式的各种实验。他的作品常以被介入的视点审视了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微妙关系。至于“被介入”与施元欣本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为人忠实、处事干练、思维敏捷,总能把身边的点点滴滴累积发酵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养料。

 

 

施元欣《0.02793m³》纸本微喷、折纸 190cmX98cmX1.5cm 2015

 

 

施元欣《礼士出行图》无声黑白录像 3分57秒 2015.10.04

 

施元欣的作品《困兽》让人有一种窒息感,而这种窒息的感觉瞬间化解成一股力量——蓄力待发的状态。而影像作品中的《礼士出行》却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理感受。

他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观看与思考不流于表面的摹写,更执着于背后或者内部的本质,通过他的艺术语言转换,呈现出丰富多层次的视觉审美。

 

施元欣自述:艺术的魅力,是它永远在突破人们以往的视觉审美经验

导读:“艺术的魅力,是它永远在突破人们以往的视觉审美经验。”这是我对艺术创作的态度,据目前为止我并不满足于一种艺术样式的创作,说白了就是力求创作的多样性,艺术表达语言的丰富性。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艺术创作是我用来进行表达的方式,我希望透过创作来捕捉我所处环境下更加细微深刻的感受。我希望在我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能呈现出一种甚至多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成为自己艺术探寻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之上重塑、改造,加入幻像的催化剂,并施以看似简单和意料之外的艺术行为,使作品充满了不可预期的感性与诗意。

 

 

施元欣 《一池春水》No. 05 纸上综合材料 43cm×48cm 2015年

 

 

施元欣 创作现场

 

“艺评网”曾经要求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艺术的看法,“艺术的魅力,是它永远在突破人们以往的视觉审美经验。”这是我对艺术创作的态度,据目前为止我并不满足于一种艺术样式的创作,说白了就是力求创作的多样性,艺术表达语言的丰富性。这几年我不断地做新的实践,其中涉及到绘画、版画、雕塑、设计、摄影、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媒介,可说在对各种媒介中的感知与层层探究。从此时开始,不断的在重塑自我,随着物质及其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转化、时空关系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等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