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情:“造自然”的思想者


2019-09-26 11:42

前言

基于长久以来的山水情怀与对大自然的崇拜,青年艺术家何情坚持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这一志趣。与一些追求暴力、血腥、刺激的行为艺术家不同,何情的方式是冷静、平和、沉稳的。她在木棍的挤压下努力维持平衡、将身体置于蓝绿色的纱网中挣扎造景、在白色塑料布里营造“第二空间”……凡此种种,内力十足,近似一种“冷暴力”般激发人们的思考与叹息。

她酷爱偏冷的白色、绿色、蓝色;她悉心整理自己历年的作品集册;在生活中守时谦和;在艺术创作中不排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她热爱蓝天绿地但又对大雾兴致勃勃……她时而细腻如丝,时而又暴烈如骤。这样一位矛盾的青年女性艺术家,期待她在未来带来的更多惊喜。

 

墙报专访何情:我把自然放在哪里,哪里便有了景观

 

 

何情

 

大多数人选择用水墨的方式来抒发寄情于山水的情怀,而近年来你坚持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情怀。这一选择初衷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我近几年的很多作品也是和自然、环境相关的。蓝色和绿色在我作品中的使用是基于长久以来我的山水情怀,和对于大自然的崇拜。比如行为作品《青录》是在演义自然的瞬息万变,而行为本身则是身体运动。这个行为实际是在模拟自然,人造一种自然风景。这个“风景”的变化全都来源于身体行为的变化。近几年我也有其它形式的作品围绕着这个主题创作的,追溯初衷的话应该是我喜欢自然。我选择了自然——就成了风景,景观,我把自然放在哪里,哪里便有了景观。

你怎样平衡艺术创作中的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能够潜心于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艺术家社会责任的基础表现。我觉得任何行业都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好、做深入,其实也是完成他们的社会责任。艺术领域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专业领域,所以作为艺术家应该是爱观察,爱思考的。个人理想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责任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所以它们不冲突,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何情《无题》行为 2010

 

当下很多行为艺术的创作看似高深莫测,观者在观看时不明所指,解读之后的“意义”又是昭然若揭。怎样与观者有效互动,这是否应该是一个行为艺术家着重关注的问题?在你的创作中,你期望与观众达到怎样的共鸣?

我个人认为与观者的有效互动,并不是一般行为艺术家着重关注的问题,除非是这个行为的主要意义就是要互动,只有通过互动才能表现艺术家意图。行为艺术家首要关注的是自己要表达的问题要怎样通过自己的或他人的身体和行为表达清楚。我并不期望观众与我要达到怎样的共鸣,其实我们在同一场域,同一时刻,同一个温度下,我在做一件事,他们在看我做这件事,已经产生共鸣了,我所做的一切是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行为之后观众还会与我交流,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效果了。

你曾多次以木条为媒介创作了“身体被受束缚”的行为作品,它的意指是否可以解读为:人在这个世界中,肉体和精神不断地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逼迫?你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苦恼?

以木条为媒介的行为想表达的是身体被束缚的同时,也被支撑着。其实是两个相互的关系。它可以说是收到外界的压力,也可以说是接受来自外界的要求。生活压力,我想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的,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何情《无题2》行为 2012

 

白色、绿色、蓝色这一系列偏冷的色彩反复出现在你的行为和纸本作品中,这些色彩容易让人联想到冷静、平和、沉稳,就像程漫漫评价你是一个“清澈、灵性、安静地观察世界的艺术家”。为什么对这些色彩情有独钟?

嗯,这些确实是我的颜色偏好。但是也说不好是创作影响了我的个人偏好,还是我的个人偏好影响了我的创作。对于白色的关注来源于雾天。在大雾天气时,正常的视觉判断距离的能力不再有效,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开始了白色的使用、之后开始研究白色。蓝色和绿色是我认为(估计也是公认的)最能代表自然的颜色。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在画蓝天绿地,来舒缓自己一人在外求学的压力,觉得在蓝天绿地之中,一切事物都变得渺小了,没有那么重要了。回国后,也许就是这个结束学习生活、改变生活环境的契机,潜伏在我大脑中的自然环境开始发酵,从此作品中蓝色和绿色的出现一发而不可收。

翻看你的朋友圈,几乎都是转发朋友或自己的展览讯息,很少叙述日常生活片段。在艺术之外,你的生活是怎样的?比如,你一般怎样安排和计划你的一天?

我的日常生活和大家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一些日常琐事和创作交织在一起。如果时间短,我会看书、画草图,如果有比较整的时间就会去工作室。网络的朋友圈我喜欢分享一些信息,自己的、朋友的,还有喜欢的文章,不喜欢分享我的个人生活,我更喜欢和朋友们面对面的分享我的个人生活。

 

 

 

 

何情《纸本水彩之植物建筑系列》19×21cm 纸本水彩 2013

 

“青录(líng)”系列作品的创作和演绎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或展览计划?

“青录”之后我的创作路线还是围绕我们的环境,和我的生活。我一直在筹备明年的一件行为作品,另外一件装置作品还在完成中,这期间呢,也是穿插着画一些画,都是有想法就去实施的状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计划。等这一个阶段的作品成熟后,就是我个展的开幕。

 

推荐人Aurélie Martinaud评何情:现场的存在感

 

 

Aurélie Martinaud(策展人,目前就职于LAB47艺术空间)

 

关键词:无形的、高级的、形而上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事物是从不会以相同的状态出现两次的。思想和身体从来不会被分为两个概念去理解,它们更像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状态,而此事物则蕴含了宇宙万物的灵性,具有普遍的真理价值。

思想——身体——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联——在场……

何情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对应这个“存在”的主题。

在她的行为作品、装置作品、或者她的“青录(líng)”系列作品,都围绕着她所探讨的这个主要的问题,即我们面对自己身体的“存在”感。最终的存在感还是来源于身体。

在超越了身体与精神相对立的二元论以后,艺术家通过呈现束缚住的身体,这个身体来自内部的力量和动作,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身体是生动的,是如此地充满活力。在何情2012年的一个行为作品中,她站在一个空间中一动不动,另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在她的身体与这个空间的墙面搭上细木棍。艺术家仅仅用自己笔直的身体支撑着这些木棍,身体散发着某种看不见的、刚强的力量。木棍在艺术家身体的周围组成了辐射状的结构。在作品中,艺术家给观众展现出了一个简单的、纯粹的,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的身体。

 

 

语言的缺席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消失的对话使我们的眼睛专注这件行为作品中的身体。

语言缺席了,但是身体在和我们对话,它在一片安静之中和我们交流。它以在我们面前展示它的状态来与观众对话。笔直的、柔弱的、安静地接收着来自木棍的力量,泰然的平衡之中透露出一丝脆弱和危险的气息。对于我们观看者来说,我们注意力集中在这不稳固的状态中,身体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自问:痛不痛?那些木棍重不重?艺术家累不累?

然而,突然间,身体离开了。它离开了表演的场域,所有被身体支撑的木棍都倒塌下来。木棍倒塌的声音充满了空间,赶走了寂静。随着身体的消失,生命退出了舞台,任木棍随意地掉在地上。

 

 

身体在束缚中逃走,我们回想身体存在的画面,进入到有关身体的思考之中: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投射在艺术家的身体之上,或者是我们将自己的身体置于这个相同的情况下。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的身体来源于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这种日常性,能够唤起观众的记忆,能够使观众把反观自己的身体,并思考其自身的存在感。

关于他人:他人的身体总是像我们看到的图像一样。

关于世界:身体在世界中是不能被抽象的, 因为它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存在,它体现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感。

在何情的作品中,她经常“制造”一些“风景”,这里面有她关注的另一个创作主题,就是“自然”。

风景是世界的再现,风景是一种视觉,是一种图像。

但是,风景从来不是这个世界本身,也不是自然。

 

 

风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何情用她的装置作品“青录((ling)”向我们展示了她认识世界的形式。她将我们放置在一种面对世界的可能性之中,我们置身于何情所创造的三维立体“风景”中,如同置身于某个场域之中,她让我们穿越在“风景”中观看。我们可以凝视这个“青录”,穿梭、散步在它里面或者外面。当我们进入这个作品的空间中,我们的身体马上被作品包围住了。身体在行动中感知到了生命的存在。

 

 

我们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因为何情的作品总是把我们带入有关身体/自然(社会)的思考中,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她的作品散发着强烈的生命力。

身体与身体的对话,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语言,但却充满了意义。这使我们突然明白我们在那里。

我们感受到自己是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我们的精神里,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

 

程漫漫评何情:清澈、灵性、安静地观察世界的艺术家

 

 

程漫漫(策展人、艺术评论,现任独角兽艺术空间执行总监)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储藏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绪框架。” 何情说,这些框架限定和决定着我们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本身。而何情则因此而创作了一系列没有“限制”的作品概念,让人们来思考何谈“无限”?她说:“有限是无限存在的原因,使无限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喜欢她作品的清澈,一个灵性十足,安静地行走着,用她的方式观察世界的艺术家。

 

耿涵评何情:无利害的美感或趣味

 

 

耿涵(艺术与民俗学博士,策展人,纽约大学访问学者,任职于LAB47空间)

 

最早看到何情的作品是在2008年天津美术学院本科生的毕业展上,一件名为《未命名》的充气装置。那是一个庞大且臌胀的白色布包,骤然出现在美院前院的草坪上,人们不免丛生好奇。这件作品是“互动性”的,观众需要从一个紧挤的入口爬进布包,在经历了短暂的致盲后进入其中枢,然后看到一个视频作品。整个过程让人从紧张到跼促,再到惊喜。这么多年过去,对那种体验记忆犹新。而那件作品的一些关键词,如空白、膨胀、空间、身体、秩序、主体经验,也一直是何情艺术实践中的主要观念。

从学理上讲,何情的作品更适合放在美学框架里认识和讨论,她所玩味的往往是高度自律的艺术形式自身。这使人很难用“形式-内容”的二元法则去机械地“理解”,而是需要更多地去感受——那种“整一性”所带来的一种更为开放,也更为纯粹的艺术或心理体验。何情用她独特的实践方式,去支配画布、身体以及物理空间。

之所以强调美学性,是因为何情总是将作品诉诸于观者的体验层面之上,她想要引发想象,调动审美快感。于是她关注形式创造,就像经典美学的论调,“…因为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亚里士多德,《诗学》)。对于观者而言,何情就是提供一种无利害的美感或趣味。如果我们一定要引入逻辑层面,那么不妨去关注她对艺术媒介与材料的把握和调用,她的敏感和准确。

从另一方面看,诉诸观者体验的艺术实践并不意味着何情对后资本主义艺术体制的认同,她只是遵循自身的某种创造冲动。而恰好,这种“冲动的产物”更符合美学系统的判断。何情的出发点实际上是极端个人化的,“诉诸体验”并不能与“激发”或“服务”划上等号,当然更谈不上“挑战”和“冲突”。她的作品更像是一些游戏,一些建立在感知与逻辑之间的游戏,我想这个描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她的作品不但满足康德的“无利害”定律,更带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质感。这种质感来自于艺术家个体,它轻盈,澄澈,独特而不可复制。

 

于歌评何情:令人惊艳的开始

 

 

于歌(策展人;文创艺术项目策划人;自由撰稿人 ;乐渔樵空间创始人;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联合创始人)

 

对于何情来说艺术不过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些无实用性的自我游戏中满足好奇心。艺术是一条她最擅长的探索通道,帮助她解决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各种问题。

纯粹、简练,温和有力地传递出冲突感是她的作品给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强烈、尖锐的表述对她来说不是必经之路。在何情大多数的行为与装置作品中,你不难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秩序”、“禁锢”、“通道”、“身体”、“建筑”与“人造景观”。对于这些兴趣点,她的思考越是漫长深入,她的作品就越呈现出一种轻盈的状态。但是随着轻盈的氤氲,到某一时刻便会透露出真相的轮廓:它们要么包裹着制造恐慌或焦虑的入口,要么以轻盈的反向姿态颓然倒塌。她的灵气正是体现在能够轻描淡写地制造各种“意外”和“荒诞”,其结果就像在浓雾中向着光亮缓慢前行,却撞上一面白墙,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让你心有余悸。

一方面,向自身之外发问。透过对禁锢与规则的思索,探讨社会秩序向私人领域的过度渗透,抵制权利之下被矫正的个体状态。另一方面也向内观察着禁锢自己的各种感性情绪,不断尝试着修复内在的秩序感,循序渐进地实施着自我矫正。这样看来何情的两种创作状态似乎是分裂的,并且平行的存在着。但是,我却把它们理解为一体,是艺术家寻找平衡的有效解决方案。

或许,现在说何情已经体味到了举重若轻的精妙并能将其自如表达还有些为时尚早。但是,她确实拥有这样意识,并且已经有了非常令人惊艳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