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我的作品就像一场盛宴,好不好吃只有观者才知道
2019-09-25 09:59
前言
“我怀疑最开始是绘画带来的影响。写生观察人和动物的长相的感觉很有趣,同时凭空默写,享受上帝造人的感觉又是另一种棒。”——不论是速写作品,还是策划性艺术,青年艺术家宋拓的作品总是带有其明显的个人烙印。
生于88年的宋拓,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的创作经常会引起艺术界舆论的争执。他创作了近700张A4纸的《公务员》众生相——在三个月的时间单独完成对某地区政府单位里特定人群的调查、取样、整理和编排;他街拍大学校园女生,并和友人们对四千多位路人进行排名公布;他策动自己的友人 “冒充”走失儿童的家长,用时任广东省委常委们的名字通过动物园广播公开寻人......
《艺术时代》主编康学儒说:“宋拓的创作更像是一个策展人的工作”。他可以独挑大梁,也可以发起一场骗局。但不论这些策划是戏谑、是玩笑,还是严肃的调查排行,在宋拓的创作中,作品都是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出发,最后则指向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正如宋拓所说,他的作品就像一场盛宴。好不好吃,有没有嚼劲,只有观者自己才知道。
墙报专访宋拓:风口浪尖上的孩子
导读:宋拓以往的一些作品,使他总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但不论怎样,艺术家宋拓最希望的,还是测试作品本身的内容,对于那些因之所带来的口水类物,对他来讲并不重要。他只希望能带给大家一餐好吃而又难忘的盛宴,至于其他,观者冷暖自知。
艺术家宋拓和他的“小伙伴们”(宋拓作品《一个不如一个》现场)
墙报:看你的作品总是有“为了使命打入内部”的感觉,如你的《市长看恐怖片》、《公务员》等等,在你创作的过程中会有很享受这种刺激性的、像大冒险般的感觉么?
宋拓:对,有一些作品是有这样的感觉。可能这样作品的质感会更加好,有点冲劲、阻力这样,也更动感,这样更有表现力之类。
墙报:像创作以上那些类型的作品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危险的事情?你觉得凭借“艺术家”这一身份,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会不会比其它的职业身份更容易让人通融?
宋拓:危险还是比较小的,还是怎么好玩蕞重要,而不是危险,所以肯定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你的问题很好,一方面艺术家的身份的确是带来一些通融,这反正比较幸运吧。另一方面呢,在制作艺术的时候,和生活中的很多人和规则直接接触,当然大多是从开始的排斥到最后好玩,本身艺术就是可以带给人很多快乐。比如公务员啊、排名那些作品很多作品都是这样。
墙报:你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对你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宋拓:可能在美院我上的专业是水彩专业,一个挺奇怪的专业。所以尽管我一直画画画得很好,但从没画过油画、国画这些东西。而且这个专业的教师也不大管你,所以就形成了最后自己慢慢做现在这种作品。当时黄小鹏还在美院,参加过他的选修课。
歌德学院 绘画(尺寸可变) 2012
墙报:从你的毕业论文《妖精化成人的脸部体现》,到你的作品《校花》、《一个不如一个》等等,你若干作品都与美和丑有关。你为什么会对“美与丑”这个话题这么执着?或是说敏感。你的这些作品想表达什么?
宋拓:我怀疑最开始是绘画带来的影响。写生观察人和动物的长相的感觉很有趣,同时凭空默写,享受上帝造人的感觉又是另一种棒。所以在这种关系里面,对长相很敏感。而且也感兴趣“普通”,好像那个论文里面也提到一点点关于这个概念。“普通”这东西是很相对的,但你在一个相对的关系里找一个绝对的关系就很吐血,所以就像做一项地毯式的研究。那些女的一个个地变得越来越猪扒,生活里很多人走在街上可能心理上过滤掉那些普通的和猪扒的,只留“可入眼”的,所以很多朋友看了后很想死,他们觉得怎么看得过眼的女的才不到2%,那些。
校花
墙报:不论是你的作品《目光长远》还是《左撇子》,不论是借助影像、记录、文字、还是速写的表达方式,发现你特别善于“因地制宜”地进行创作。你创作的出发点是否总是很务实?
宋拓:因地制宜是很好的,但其实也不止是因“地”制宜。因为现在有很多条件给你利用了,这是很好的事情。比如各种社会背景、地缘、各种复杂的情况这些,直接拿来做作品就好了,或者当做别的什么都好。这也是那些当代文明来的,但我想应该尽情享受当代文明,起码不要浪费人家对吧。是好东西来的,好玩东西来的,应该节约,对吧。
目光长远 2010
左撇子
墙报:很多人口中说你是一个“对现实加之娱乐、戏耍的人”。你同意么?你觉得你是否深谙游戏之道?
宋拓:这可能是我作品的一方面。但后面之道这话是谁说的?肯定没到达深谙吧。。。
墙报:你以往的一些作品,使你总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你的《校花》侵权,有人说你的“买马”和《旧作品》有失道德之范……在作品展出之前你有没有预见过这种局面?你希望你的作品真正能给观者带来什么?
宋拓:有想过这样的局面,但也是想试试看而已。当然,最希望的那部分还是测试它作品本身的内容,每个作品都不一样。所以带来的口水类物只是附属品,不那么重要。要说想给带给大家什么,当然是希望带给大家一餐盛宴,好吃、口感特别又难忘,但买单的是他们自己,那个味道、嚼劲怎么样,是他们自己才知道。
墙报:能不能谈谈自你开始创作至今,创作思路上有哪些重大转变?哪些作品对你而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宋拓:哪个作品对我意义多点、哪个少点,估计目前排名那个作品多点吧,因为最近还想将它长出变别的东西。思路可能是慢慢变的,可能变变变又变回来一下,又变,又多线交叉变来变去什么的都有可能。比如《我最喜欢的十个医生》这种说我的最喜欢的是什么,就导致出现那后面的那第11喜欢呢,第两千呢,这类吧。
我最喜欢的十个医生 2012
墙报:你之前合作过独立艺术空间,也有机构。你怎么看待与它们之间的合作?它们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你希望未来能更多地参与到哪些类型的展示平台?
宋拓:独立艺术机构的特点是灵活、效率高,作风干练。它们对我帮助不少。所以这类机构应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心一意为艺术家服务。
你说的类型当然是有影响力,能够产生作品又能合作愉快的展示平台。
墙报:近期有在筹备展览或项目么?
宋拓:有在筹备做一个东西,希望能顺利实施。